智利零售行业的价格标签迎来重大变革。根据智利国家消费者服务局(Sernac)的公告,该国各类零售商已被要求为所售商品标明“单位计量价格”,这项规定将深远影响从超市到百货商店、从专业店铺到便利店的整个消费市场。
这项由经济部推动的新规,旨在让消费者能够更清晰、公平地比较价格。 shoppers在购物时不仅能看见商品的总价,还能轻松了解到每公斤、每升或每件的单位成本,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。

新规覆盖所有商店,厨具、玩具都包含
这项规定覆盖面非常广,只要是卖东西的店,几乎都包括在内:
- 超市和便利店:卖的食品、饮料、洗发水、洗衣液等,必须标清楚每公斤或每升的价格。
- 百货商店和厨具店:比如一套锅具、一打包衣架,也要标出价格。
- 玩具店和手机配件店:比如一盒乐高、一包三片装的手机膜,同样要遵守规定。
“单位价格”到底怎么看?一句话:帮你算清“每个”多少钱
很多人搞不懂“单位价格”是啥意思,其实特别简单,它就是帮你算一笔细账。
举个例子,您就明白了:
假设您在百货商店看到一个5件套的锅具:
- 总价:50,000智利比索(这个是您总共要付的钱)
- 单位价格旁边会标:10,000比索/件
这个“10,000比索/件”可不是一个新的总价,它是用总价50,000比索除以5口锅算出来的“单价”。它的用处是让您能轻松和其他套装比谁更划算。比如另一个品牌的4件套锅具卖42,000比索,单位价格是“10,500比索/件”。您一眼就能看出,虽然第一个套装总价贵,但摊到每一口锅上,反而更便宜。
再比如一盒3片装的手机膜卖6,000比索,单位价格就会标“2,000比索/片”。这样您就知道,相当于每片膜花2000比索,买多买少心里都有数了。新规目前已正式生效,Sernac据此在全国启动了专项督查行动,对多家超市进行核查,重点检查价格标签是否规范。如果商家未能合规标注,将面临严厉处罚,最高罚款金额可达300 UTM,即超过2100万智利比索。
此外,Sernac对标签格式也有明确要求:单位价格必须与商品最终售价并列标示,且所用数字的大小不得低于主价字体高度的50%,同时最小高度不能小于0.5厘米。
© 侨帮新闻 | 本文版权归侨帮文化传媒所有,未经许可,严禁转载。欢迎分享原文链接
